• 欢迎来到湖南省衡山县人民检察院!
  • 今天是:
    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队伍>>检察文化
    检察文化
    什么是公平正义?听衡山检察热议《第二十条》
    时间:2024-02-28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
    近日,衡山县检察院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组织全体检察人员观看电影《第二十条》,以进一步增强检察干警对法理情的认识,牢记“如我在诉”,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。

    “法,不能向不法让步”“我们办的不是案子,是别人的一生”“法律的权威来自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”……观影之后,电影《第二十条》迅速在检察干警之间引发了广泛热议与思考。下面,让我们一起看看衡山检察干警们的观后感吧。



    在看完电影后,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。“公平正义”四个字人人都认识,这也是我们检察机关一直以来的追求,但落实到实际案件中时,我们往往会考虑到司法惯例、社会舆论、法律认定等等因素,在“专业”与“惯例”中忽视了公平正义的“天理”。“我不相信没有天理的国法,也不相信没有人情的天理。”如何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,真正在办案中实现法理情的有机统一,我想这句台词给了我们一个答案。


    (党组书记、检察长 伍多益)




    作为一名已经从检察业务条线上“退伍”的老兵,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过去二十余年的办案时光。就像电影中所展示的那样,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会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,办案流程超期、涉众信访压力、社会舆论压力.....但,要为法治担当,就要敢于做出决定,“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,但不能因为有代价,就不去做。”我始终记得初任检察官时的一腔热血,也始终牢记“公平正义”这四个大字。为人民司法,为法治担当,我用了整个青春去践行这句话。


    (党组成员 政治部主任 朱江涛)




    一个公正的判决,应该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,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。《第二十条》展示了刑法第二十条关于“正当防卫”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,不但要符合法理,也要符合人情,才能真正回应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情感,判决才能落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。才能更好去惩治不法行为,维护法的底线,积极引导民众崇善、向善。


    (办公室主任 旷园)




    所以第二十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?是遇到霸凌时有人能冲上去制止;是遭遇不公时不再被冷眼旁观;是他人有难时,有人愿意施以援手;是当你有困难时,你有底气正当防卫;是为苍生请命,为弱者鸣冤。法治化的进程以及法律的完备终究会让我们放下顾虑,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,我们能勇敢地站出来,用法律允许的方式制止不法侵害,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利益,维护社会的正义和秩序。


    (办公室司法行政人员 张梦鸽)




    《第二十条》影片中有一句让我深受触动的台词:“我们办的不是案子,而是别人的人生。”这句话道出了检察官肩上沉甸甸的责任,坚守公平,弘扬正义,应是我们永恒的追求。韩明检察官在影片最后震人发聩的反问值得我们深思,什么是法律?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?作为一名基层检察人员,只有坚守内心对法治的信仰,才能去回应老百姓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情感期待,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

    (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曹吉琳)





    法治追求公平和正义,可公平和正义到底是什么?写在法条、挂在嘴边、挂在天上的公平正义是真正的公平正义吗?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,法律权威的根本是人民,人民群众也许不懂专业的法律知识,但人民群众心中有着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的朴素正义观,因而公平正义的“评卷人”必须是人民。法治是用好的秩序去替代坏的秩序的过程,公平正义则确保了法治的根基永远在人民,维护公平和正义,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。


    (办公室司法行政人员 肖科能)